回顾“抗日”风云 告诉我们如何欣赏围棋

作者:小石点击:482782009-02-10 12:41

   在“实战派”与“学究派”的碰撞当中,日本围棋逐渐被世人“抛弃”……这背后有原因。

   是“过眼云烟”还是“流传千古”,我最想提的却是日本围棋……

   方寸间,群雄逐鹿,却默默无声……燃起“抗日”烈火熊熊,三十年荏苒,时过境迁;忆往昔激荡填膺,毫厘断命,今日登高远望,风和日丽,水波不惊;唯艺之所存,品之润之赏之……

   “胜者王侯败者寇……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……可胜负之外,围棋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?

   一盘棋可能改变一生,但人的一生并不会被一盘棋而决定。路很长,腿连在自己的身上……

   在胜、负的“乌云”下,看到了鲜花,听见的是掌声,可花蔫聒熄之后,黑、白交界依然清晰,但黑、白本质已离我们渐行渐远……我们关注了结果,可忽略了过程,猪八戒吃人参果,咽得太快,甘味难觅……思忖,有些人是要去争胜负,而有些人还是应该踏实下心,咂么咂么……围棋。

   在纹枰“抗日”的初期,日本棋手藤泽秀行、坂田荣男、大竹英雄、武宫正树、小林光一、赵治勋、酒井猛、加藤正夫、林海峰等等,当时的中国棋手都是打着他们的棋谱学棋的,高高在上,历历在目。在这里,先说说绰号为“美的大竹”的大竹英雄九段,他是日本“学究派”的代表人物之一,“学究派”的代表人物还有武宫正树,藤泽秀行等。

   大竹的棋非常好,有“求道”的劲头。为了艺术,他宁可放弃一盘棋,也不屑走“俗手”、“愚形”,在重额奖金面前,能做到这点的,我想只有日本棋手才干的出来,随后我会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……而小林光一、赵治勋则截然相反,为了赢棋,他们什么都下的出手,包括一些“俗手”“愚形”……当然,在这里不讲对错,因为角度不同,结果自然不尽相同。但我要强调的是,多少年以后,大竹的棋更适合后人欣赏,这也就是“抗日”风云大幕一开,炫丽的围棋逐步展现,这和当今的围棋形成了足够的反差。

   和大竹初次见面是1976年,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,当时大竹给我的印象是好一个狂字,大话连篇,第一印象非常不好。可交往多了,我发觉大竹是一位很有人情味的棋手。大竹无疑是当时日本棋手中最能“喷”的。插一句,“喷”字流行不是当下,毛主席在“重庆会议”期间就说过人家“满口喷饭”。不过大竹的“喷”往往“喷”不对地。在这次交流赛上,当我遇见藤泽秀行的时候,他对我们团长说藤泽先生位“大相扑”,而我虽然是当时中国最厉害的棋手,充其量也就是个“小相扑”,言外之意,“大相扑”只要稍微一使劲,“小相扑”就一边去了……谁承想,这盘棋我赢了藤泽先生,完事就看不见他了……还有他说和中国棋手必须让先才下,分先不下,其实之前他就分先和陈祖德下过一盘,那盘他赢了。他还和孔老(孔祥明)下过一盘让二子,结果是把孔老杀飞了……大竹还说过,如果我想跟他下,最少还需要五年……读卖新闻的人后来告诉我,这次交流赛读卖独家操持重金请过大竹出场,可大竹不下,而藤泽秀行和石田芳夫不论在名声和战绩上绝不逊于大竹,这两位都参加了,足可见大竹之气焰嚣张……

   我和大竹的故事很多,很有趣,不过大竹对围棋的理解,是最珍贵的。就到这里,下回分解吧……

点赞3
网友评论(0条)